13969074155
1942年,由于米格-3和伊尔-2一样使用的AM35发动机。为确保黑色死神的产量,在钢叔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米格-3生产线被强制停止。随着战争的进行,米格-3逐渐被皮糙肉厚更易量产的拉-3战斗机取代,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米格-3逐步退居担任二线年战争结束后,该型机全部退役。接下来的米格-5、米格-7都没获得生产许可。一连续的失败让年轻的米格设计局布满阴云。
在1945年5月9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后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事彻底宣告结束。而在将近4年多的战争中,苏联的工业设施损失严重。不过二战结束后,苏联也从德国那里缴获了不少德国末期研发的军事装备技术,其中就有不少德国喷气机引擎和缴获的喷气机样机,由于在二战后期苏联曾与德国的喷气机交过手,虽然交战中苏军的拉7战斗机也曾击落过一架德国空军的ME262战斗机,但是喷气机的优势却现实的摆在那里,所以苏联人对这种新式武器展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战后,苏联高层迅速下令要研制一款苏联自己的喷气机,不过在研发方向上却出现了争议,是按照苏联空军手里缴获来的德国喷气引擎直接进行仿制;还是按照自己的路线独立研发一款喷气式战斗机。最后在雅克夫列夫等人的要求下,苏联人还是选了后者。因为一味的尝试仿制德国喷气机会遏制住苏联自己的设计思想,而且德国的喷气引擎制造工艺精密,依靠苏联现有的军事工业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工艺水平,在所有缴获的德国零件消耗完后,苏联无法再对这些喷气发动机的零件进行补充。
命令一经下达,两大巨头雅克和米格分别开启了研发之路,二者都曾在二战期间为苏联提供了许多战机,只不过前者的表现要更出色。但米格在喷气式的研制上明显要更为优秀,雅克想要研发的是单发喷气战斗机,以德国JUMO为基础去仿制喷气引擎,米格却是双发喷气战斗机,以德国BWM003为基础去仿制喷气引擎。
随着德国Me-262投入实战,意识到喷气时代将要来临再加上战场缴获,苏联于1944年获得一架迫降后基本完好的Me-262。该机经过修复后进行了试飞,试飞根据结果得出喷气式战斗机的优越性,在此情况下苏联也开始要上自己的喷气式机型。
1945年2月,苏联航空工业部决定,米格和苏霍伊用BMW003或RD-20发动机研制双发战斗机,雅克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用Jumo004或RD-10发动机研制单发战斗机。
研制前夕,米高扬的设计思路偏向双发布局,毕竟前面有德国Me-262以及英国“流星”喷气式战斗机做榜样,能够理解为两者都是较成熟主流作法。但是这种布局带来的缺点随后慢慢突显,包括:迎风阻力大、远离机身轴线的发动机在横滚时转动惯量大、机动性差,最重要的是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飞行速度提升空间不大。
米高扬设计局的初始方案被称为I-260,采用翼下吊挂双发布局,但因为该布局的迎风面积大导致阻力大,且沉重的发动机远离机身轴线,横滚时的转动惯量大机动性较差。1945年6月,在总设计师米高扬的带领下,设计局转而开始了采用机头进气机内双发的布局方案,新飞机被称为I-300(即后来的米格-9)。虽然发动机前置的机头进气看起来臃肿、丑陋,但是阻力却大大减小,发动机从机翼移到机身内后,整个机翼后缘都可拿来安装襟翼和副翼,极大地改善起飞、着陆和低速时的机动飞行性能。
1946年4月24日,米格的第一架米格-9在莫斯科的契卡洛夫斯卡机场试飞,这次试飞是苏联的第一次喷气式飞行。同厂的还有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15。米高扬和雅克夫列夫两人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首飞,最后米高扬赢了,米格-9成了第一架飞上蓝天的苏联自研喷气机。在后来为了向军方和领导表现相关成果是,在一次内部的飞行表演时,米格-9发生了事故,试飞员格林奇科也当场牺牲。这次事故对米格-9的样子打击非常大。不过后来在改进后,格林奇科牺牲后,米格-9的试飞还要接着来进行。其它试飞员们仔细研究格林奇科的笔记,特别熟记米格-9的一切技术细节,在胆大心细的一次次试飞中,终于把米格-9飞了出来。米格家族随后几十年的兴旺发达就此开启。它奠定了米高扬设计局在苏联航空工业中的地位和声誉,为其后续的米格机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米格-9战斗机是二战后苏联研制的首批喷气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飞机设计局负责整个工作。单座、双发动机、机头进气、中单翼平直机翼,装备一门37mm机炮和两门23mm机炮。在后期空中射击测试中,屡屡发生发动机熄火事件,对于意料之外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发现是由于航炮射击产生烟尘引发。为此米格-9后期型将中间机炮取消换成两门23毫米炮,总计4门23毫米机炮则分别安装在机头两侧,这就避免了发动机吸烟问题。
米格-9战斗机基本性能参数如下:最大起飞重量5.07吨,配套两台RD-20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8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911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3000米,最大航程800千米,作战半径320千米。对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有别于活塞式时代航程显而易见地下降,只可以通过挂副油箱的方式保持一定航程。
米格-9M(内部代号:I-308或FR项目)战斗机,是米格-9的生产改进型,与米格-9相比,米格-9M在各方面都有较大改进:换装了2台RD-21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9.8千牛,比RD-20提高20%;气动外形得到优化,座舱位置前移,改善了飞行员向下方的视野;座舱采取了增压措施,并为飞行员提供了弹射座椅;增加减速板;头部的37毫米炮被移至左侧,2门23毫米炮则安装到右侧,并把机炮全部埋入机身内;另外米格-9M还改进了燃油系统。1948年4月26日,米格-9M交付苏联空军试飞院进行正式测试。整个测试一直持续到8月底,而此时新一代喷气战斗机米格-15已然浮现,米格-9M只能黯然退场。
米格-9UTI(I-301T,FT项目)教练机,在米格-9上加装了教官座舱,去掉第一个内部油箱,并将第二个内部油箱的容积加大33%。米格-9UTI教练机最大飞行速度降为810千米/小时,航程510千米,升限11200米,保留一门37毫米机炮(备弹40发)和两门23毫米HC-23型机炮(备弹160发)。作为教练机,该机仍然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
米格-9由1946年开始生产并且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一共生产610架。除了自己使用以外,还有少量外销到中国人民空军,中国空军是在朝鲜战争中开始进口米格-9,1951年5月命令中国人民总参谋长率政府兵工代表团秘密访苏,洽谈购置武器问题。1951年5月22日和26日,斯大林两次致电,指出:由于过去苏联没能向中国提供更多的米格-15飞机,并估计米格-9飞机能对抗美国最好的喷气战斗机(刘亚楼认为,米格-9连F-84都打不过),如今看这是一个错误,这一错误的责任应由苏联来负。作为纠正这一错误的行动,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6个师的372架米格-15战斗机(只收运输费),用以改装6个米格-9歼击机师,即希望中国将原来苏联准备提供的米格-9照旧买下。
由于当时中华民国空军不断空袭中国大陆的上海等城市,故由1950年11月起苏联空军派出4个师的米格-9驻防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城市,但不久就被米格-15取代,1951年这些米格-9飞机全部移交。1956年11月3日,国防部批准全部淘汰退役米格-9。1959年最后11架退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各收藏了一架米格-9战斗机。
米格-9虽然速度快,升限高,但也存在早期喷气战斗机的缺陷,出动性、可靠性、机动性都很成问题。米格-9研制提升了喷气时代的很多气动、操控、设计、制造上的特点,是苏联航空工业的里程碑。米格-9没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但它在苏联航空工业和空军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米格-9标志着苏联航空工业从活塞式时代向喷气式时代的转型和跨越。它为苏联后来的喷气式战斗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因发动机性能差、推力不足,米格-9飞机时速只有800千米,无法截击高速轰炸机。米格设计局随即按空军的要求开始研制更新型的喷气式歼击机,机型定为米格-15。
米格-15的研制过程并不顺利,主要卡点在于发动机。当时苏联的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不成熟,试飞不成功。后来得益于英国向苏联出口“尼恩(Nene)”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是 40 年代末、50 年代初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发动机之一。美国的J33、J35、J47作为F-80、F-84与F-86的“心脏”,与英国的发动机技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的克利莫夫发动机中心很快仿制出推力更大的“尼恩Nene”发动机,定名为RD-45型发动机 。随后又在RD-45的基础上,发展出推力更大的VK-1发动机,如此米格-15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尼恩Nene”发动机的加持下,米高扬推出了伊-310试验机,这就是米格-15的原型机,外形已经很接近最终的米格-15。
1947年12月30日,伊-310在试飞员尤加诺夫的手里首飞成功,试飞中未曾发现重大问题。48年3月,克里姆林宫决定将伊-310命名为米格-15投产,命令在5月10日前交付空军开始作战试飞。这个时限根本完不成,第一架米格-15到5月27日才交付空军。空军只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尾喷管太长,建议截短0.3米,减少喷气损失,这形成了米格-15独特的垂尾后半“悬空”的样子。成为米格-15的显著标志。保持垂尾位置是为了保持气动控制力矩。在原型试飞后整整一年的48年12月30日,生产型米格-15首飞,49年1月就交付新组建的国土防空军(PVO)使用。
1948年底,米格-15开始大量装备苏联空军,最初集中部署在莫斯科周围,并迅速成为苏军的主力歼击机,主要用来对付美军的轰炸机。1951年,米格-15的生产达到历史顶配水平,生产出令人难以置信的4033架单座型和450架双座型。
米格-15,翼展10.08米,机长10.13米,高3.4米,空重3.6吨,最大起飞重量5.1吨。安装一台克利莫夫RD-45喷气式发动机。武器方面,安装1门N-37型37毫米机炮备弹40发和2门NS-23型23毫米机炮备弹160发,机腹可挂载两个副油箱或4枚航空炸弹或火箭弹,最高速度1076公里/小时(0.88马赫),最大航程133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15500米。可完成复杂气象或夜间良好天候情况下的截击,护航、侦察、战术轰炸等多种任务,唯一的缺点相比同期美机作战半径短(RD-45耗油率偏高,导致其最大航程与F-86相比有明显差距)。
米格-15比斯(俄文:MИГ-15БИС,英文:MiG-15bis)是米格-15的最主要改进型,该型换装了推力2700千克的的克里莫夫VK-1型发动机,飞行性能有所提高,整机重量有所增加,机体尺寸稍有变化。外形上,米格-15比斯翼刀带有一个缺口,而米格-15没这个缺口。
米格设计局接下来推出的是双座教练型——米格-15UTI(“UTI”是俄语战斗教练机的缩写)。该机的研制工作于1949年春季在第1工厂展开,进度飞快,是因为米格设计团队只获得了大约一个月的研制时间!
紧凑的研制计划自然限制了UTI的改动幅度,仅针对座舱和燃油系统来进行了修改。该机座舱区域向后扩展以安装第二张弹射器座椅和第二套飞行操纵装置,因此内油容量有所降低,并且只保留1门23毫米NR-23机炮。名为I-312T的米格-15UTI原型机于1949年5月23日首飞,安装一台2.27吨推力的RD-45F发动机,最大速度1015公里/小时,升限14625米,航程1400公里。
米格-15一诞生,就遇上了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制造爆发,在美国空军F-80“流星”和F-84“雷电喷气”、美国海军F9F“黑豹”喷气式战斗机的压制下,朝鲜人民军空军的拉-9和雅克-9活塞式战斗机很快失去制空权,导致美国空军的B-29轰炸机在朝鲜上空横行无阻。
朝鲜战争空战中,苏联空军飞行员驾驶米格-15秘密参战。1950年11月10日,苏美空军在中国丹东地区上空首次交战。苏军第28歼击航空兵师中尉飞行员谢戈列夫击落美军P-51“野马”战斗机1架。11日,该师又在同一地区击落美军F-80“流星”战斗机和P-47“雷电”战斗机各1架。12日,由第50歼击航空兵师139团大队长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领的两架米格-15战斗机,在朝鲜新义州附近击落号称“超级空中堡垒”的美军B-29轰炸机1架。14日,该团的8架米格-15战斗机与美军一个庞大的机群相遇。战斗中,苏军击落美军轰炸机3架。在战争初期空战中,苏军仅损失2架米格-15飞机。
中国首次获得米格-15,是在1950年10月。当时,在中国华东地区协助防空的苏联空军巴季茨基部队即将回国,苏军向中国有偿转交了该部队使用过的38架米格-15歼击机。同时移交的还有别的一些作战飞机。随后,东北地区的别洛夫部队移交给中方122架米格-15。为对抗美国空军,1951年2月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致电斯大林,表示希望增购5架米格-15,加上原有的米格-15,组成4个歼击机团参加朝鲜战争。经斯大林批准同意,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米格-15战斗机。
1950年11月8日,四架F-80和7架米格-15打上了遭遇战,速度和火力占优的米格-15干脆利落地抢占高度,然后一个殷麦曼倒转,从太阳的方向俯冲而下,打下了一架F-80。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空战,以米格-15完胜告终。
在朝鲜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米格-15 的可怕的身影曾使美军胆战心惊,美国空军被打得一筹莫展,一直到更先进的F-86“佩刀”式战斗机加盟,才扭转颓局。F-86和米格-15的优劣是世界上争论了几十年的线的水平机动性较好,米格-15的垂直机动性较好;米格-15的加速较快,但容易进入不稳定区;F-86的速度较快,液压操纵也使飞机的实际机动性较好。
米格-15的火力强大,其一门37炮加两门23炮的火力是F-86的六挺12.7毫米机枪所很难来做比较的(我军有飞行员挨了29发飞来的,只要不是驾驶舱和垂尾等要害位置,米格-15可承受很多12.7mm机枪弹的打击)。但米格-15只有45发炮弹,几个点射就打光了。为了扬长避短,米格-15通常会抢占高空,然后高速俯冲攻击,然后迅速脱离;F-86则力求躲过米格-15的第一板斧,然后在中低空缠斗。
在朝鲜战争中,米格15与F86的交战比例为1.08:1(即每损失1架米格15就能击落1.08架F86),而苏联飞行员驾驶米格15与F86的交战比例则为3.7:1(即每损失1架米格15就能击落3.7架F86)。
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苏军击落的美机与自己损失飞机的比例为7.9∶1 ;1952年为2.2∶1;1953年为1.9∶1。在朝鲜战场上美苏喷气战斗机的较量中,米格-15始终占据着上风。
朝鲜战争中战绩最高的米格-15王牌是尼古拉·苏佳金大尉,他击落的21架敌机中包括9架F-86、1架F-84和一架“流星”,为此获得苏联英雄勋章,获此勋章的还有别的19名参战苏联飞行员。中国志愿军王牌飞行员王海,曾驾驶米格-15,在朝鲜上空击落了9架敌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王海上将在朝鲜战争中曾经驾驶过的印有9颗红星的功勋米格-15歼击机。
豫剧大师常香玉在广播里听说志愿军的阵地,被敌军百余架战斗机轰炸,却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毅然决然地演出了180多场豫剧及变卖了自己全部的家当和房产,甚至是自己最心爱的手表,凑够了15.2亿元(人民币旧币)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购买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并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1952年8月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比斯”改进型歼击机,1952年底中国已拥有6个师的米格-15比斯。但此时距离朝鲜停战只有半年,发挥出来的作用就较为有限。1953年12月23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同意将制造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的许可权授予中国。
1952年苏联交付348架米格-15比斯,于当年8月23日至10月17日,从满洲里、绥芬河陆路口岸入境。1953年5~10月,中国第二批进口134架米格-15比斯。1952~1955年,中国共进口(转让)米格-15比斯飞机1460架。
朝鲜战争中苏联飞行员共击落美机1097架,苏军损失飞机345架,200多名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朝鲜战争空战中,中国空军驾驶米格-15战斗机击落美机330架,击伤美机95架;同时中国志愿军空军共被敌机击落231架,牺牲飞行人员116名,其中有正副团长8名,空勤主任3名,正副大队长9名,正副中队长14名,其他空勤人员82名。
在战争中,志愿军空军涌现出了一批王牌,比如刘玉堤、赵宝桐、王海、焦景文等,他们后来为了都成为了中国空军高级军官,推动了空军的发展,而刘玉堤更是曾任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
米格-15及其改进型总产量超过18000架,曾装备过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38个国家,是前苏联制造数量最多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作为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航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为后续型号奠定了基础。它也是第一个在实际作战中与西方先进飞机对抗并取得优势的东方飞机,在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动机: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推力2722千克);米格-15比斯:一台克里莫夫VK-1喷气发动机(推力2700千克)
武器:一门37毫米(н-37型)机炮,两门23毫米(нс-23км型)机炮,携弹200发
米格飞机设计局研制成功米格-15战斗机之后,他们很快发现米格-15战机存在有很多致命的缺陷,比如气动外形缺陷严重和机翼后掠角不足等等。因为缺陷的问题造成米格-15战机进行高速飞行时发生机翼脱落等严重事故。米格-15的另一个问题是在飞行中容易进入尾旋。而且即使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米格-15依然不能达到超音速,原因是机翼的后掠角不足。
1949年1月,米高扬设计局开始在米格-15比斯的基础上研究改进气动布局。改进型飞机代号为SI-1。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代号为SP-2的全天候战斗机的项目。两个项目采用相同机翼,都为了改善飞行品质、提高飞行速度。
SI-1型,仍然采用机首进气,机体比米格-15加长,并将机翼边缘加宽以提高机翼强度。机翼前缘内侧后掠角49°,外侧改为45°30’,两种不同的后掠角度设计一是为了配平的需要,二是需要配合来自米格-15的机身结合构造。为实现飞机不“过分稳定”,其两个机翼之间呈-3°的上反角。每边的机翼上的三个翼刀限制沿翼展方向的气流,改善了副翼的性能。
新机型SI-1的基础是米格-15比斯,发动机是无后燃器的克里莫夫VK-1。机身后半部延长了90厘米,所以整个机身的长度为8805毫米。减速板位于机身的左右下方,机翼最大后掠角达50°。相对于米格-15比斯其升阻比从13.9:1降低到13.6:1。
1949年初,三架原型机的开始制造。SI-1于1949年7月制造完成。由于追加的工作直到1949年12月,SI-1才用卡车运到格罗莫夫试飞院。最初安装的发动机因故障必须更换,因此首飞被拖延。1950年1月14日米格-17原型机进行首次试飞。一开始试飞很顺利,证明米格-17接近音速时的飞行性能比米格-15好。同年2月1日该机在2200米空中飞出了每小时1114千米速度,相当于马赫1.03,达到了最初规定的最大飞行速度指标。
但是1950年3月20日却发生了一次空难。当天试飞员已结束了试飞任务,从11000米的高空开始下降。在约5000米的高度飞机突然进入俯冲,试飞员完全丧失了对飞机的控制之后撞向地面,飞机全部毁坏,试飞员当场丧生。因为试飞员没时间使用无线电报告,所以俯冲坠机的原因不明。
1951年5月,SI-01飞机改进完成,6月1日开始试飞,6月23日试飞完成。8月厂内又进行了一次震颤试飞,然后米格-17原型机交付官方验收。在官方验收过程中于9月11日和10月10日又进行了两次震颤试飞,其结果证明飞机操控性良好。1951年8月25日,苏联政府正式决定批量生产米格-17。
米格-17采用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度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从-20度到-55度的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5度。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度,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度,向下为16度。与米格-15相比,其通过增大机翼后掠角和提高发动机推力(从米格-17中起增加加力燃烧室)等措施,使试验机在平飞中即达到了M1.14,是苏联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
米格-17机身的结构与米格-15比斯一样,同为半硬壳全金属结构。机体自第13号框架后面的部分,可以在更换维修发动机时卸下。机身前部为进气道,在驾驶舱部位分开,从两侧绕过驾驶舱。加压座舱的气压来源由发动机提供。座舱段前方和后方都加装了防弹钢板,提高了安全性。座舱罩前窗是65毫米厚的防弹玻璃。紧急状况时飞行员能够正常的使用弹射椅,快速弹出座舱、脱离危险。
米格-17的武器为一门备弹40发都N-37机炮和两门备弹80发的NR-23机炮。三门炮都装在机首入气口下面。米格-17的航空电子包括一个ASP-2N面罩。SRO-1敌我识别器、OSP-48仪器降落系统和ARK-5无线无线P收发机。为了纪录武器射击效果,还装有一台S-13摄影机。一些飞机还装有一台潜望镜来观察座舱后面的情况。
米格-17在量产后还在不断做修改设计,最后形成了包括基本型米格-17;换装克里莫夫VK-1F加力发动机的米格-17F;装备雷达和加力发动机的米格-17PF;拆除航炮,专门携带空空导弹的米格-17PFU;更不可思议的是专职对地攻击任务的米格-17SN 等型号。
米格-17基本型使用VK-1A发动机,其寿命比米格-15长。此外它可以携带50至500千克炸弹和无控火箭。机翼下的外挂使飞机的最大速度降低约每小时20千米。该机使用的VK-1发动机带五个后燃器,1952年末开始列装。机上两门23-毫米-MK型NR-23炮和一门37-毫米-MK型N-37炮。
从1950年代初开始苏联就开始研制带后燃器的VK-1发动机,1952年该新型发动机正式编号为VK-1F的喷气发动机开始试验。在此之前米格设计局就已经制造了一架代号为SF的飞机。该发动机有六个能调节的喷气段。米格-17F于1951年9月29日首飞。此后米格-17F开始系列生产,1953年2月开始装备部队。米格-17F型飞机。相比米格-15改进之处主要有:加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动力更加强劲;机翼的后掠角改为45度,比米格-15增大10度;加长了机身并加大了减速板的面积。
米格-15P已经有装RP-1雷达的型号,成为全天候战斗机。米高扬设计局对米格-17进行类似研制。米格-17P全天候战斗机,使用机载雷达和三门23-毫米-MK型NR-23炮。最初试图加装一个抛物面天线,但因其重量体积太大,而且操作不便,最后选用了与米格-15P一样的RP-1雷达,雷达有两个天线,安装在进气道上端。米格-17P装有三门NR-23炮,每门炮备弹100发。米格-17P一共制造了约100架,其中约20架交付苏联战略防空军,其它交付海军航空兵。
米格-17PF型战斗机比米格-17P性能更好。在测试米格-17P的时候,就发现RP-1雷达装置的功率损耗相当大,导致米格-17P发动机功率不足。既便采用VK-1F发动机后也难以弥补不足。1954年1月开始米格-17PF进入试飞。同年4月测试完成。在系列生产中米格-17PF获得最优评价,因为是米格系列战斗机中的第一种全天候战斗机。在所有的米格-17系列产品中米格-17PF是生产数量最多的型号。
米格-17PFU是米格-17系列中的最后一个机型,该型机三门NR-23炮被取消,改为机翼下配备四枚ARS-212空对空导弹,是苏联第一种能够挂载使用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机。米格-17PFU在系列生产中的数量很少,它有时也被称为米格-17PM。在该型号中RP-5雷达被改装为能控制空对空导弹的RP-2U型雷达。米格-17PFU武备仅仅是四枚RS-2U空对空导弹。
米格-17SN的炮塔安装在机鼻上,这一设计需要对战机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因为米格-17原本是机头进气。实验机将进气口改为机身两侧进气,进气道外侧连接机翼,腾出的机头空间安装了机炮炮塔,飞机整体延长了约1米。尽管飞机的外形看起来要比机头进气的结构更先进,但是米格-17SN的测试并不顺利,首先战机的飞行性能不如米格-17,最大航速慢了约60千米/小时,爬升到5000米的高度慢了约0.4分钟,最高升限低了约500米,格斗性能差了不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50年代也是导弹大发展的时代,空空导弹技术的成熟让战斗机获得了更高效的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慢慢的变多人开始信奉导弹万能论,认为机炮在超音速时代已经是过时且无用的设计,或许这也是米格-17SN停止研发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代中苏联空军开始在部队里列装米格-17和米格-17F,以取代米格-15。在战略航空防御中则使用米格-17P和米格-17PF,一直到1960年它们是一线年开始在华沙条约国家的军事基地里也开始驻扎米格-17。比如从1956年至1967年在东德驻扎的苏联米格-17取代了当时的苏-7。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冷战开始后,美国侦察机不断飞越苏联上空。苏联空军采用米格-17战斗机阻止美国的侦查行动。
1953年7月29日,朝鲜战争停火之后的第二天,苏联两架米格-17首次在海参崴附近击落了一架从日本起飞,执行机密电子监听任务的美国RB-50G侦察机。1954年5月9日一架米格-17PF和一架B-47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发生空战,美机负伤逃脱。由于苏联的指令传播速度很慢,因此只有很少美国侦察机被阻截。1954年9月4日在纳霍德卡一架P2海王星被击落。
1958年6月27日两架米格-17载埃里温以南击落了一架C-119运输机,尽管美机坠毁,但其机组人员没有受伤被俘。当年7月7日其机组人员被交给美国代表。1958年9月2日苏联米格-17在亚美尼亚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C-130运输机,17名机组人员丧生。1958年11月7日两架米格-17攻击了一架侵入苏联领空都美国B-47轰炸机,并击伤对方。美国飞机带伤飞行并逃到国际空域。但是最后却坠机海上沉没。
1967年5月25日一名22岁的苏联空军中尉,驾驶一架米格-17叛逃西方在联邦德国(西德)降落。第二天苏联飞行员和米格-17飞机都被移交交给美国机关。1967年5月29日叛逃飞机被送还东德。
米格-17服役后,该机及其仿制型除大量装备苏联空军外还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民主德国、波兰和匈牙利、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埃及、越南、朝鲜等30余国都有装备。
1954年,我们的对手开始换装更先进的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和F-101“魔术师”战斗机,面对这两款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5比斯优势不在,所以再仿制米格-15比斯已无意义,为了尽快获得能和F-100以及F-101抗衡的超音速战斗机,所以中国政府决策直接向苏联进口一批米格-17战斗机先期填补在国产超音速战斗机试制成功投产前紧张的国土防空缺口。
1953年11月25日,苏联政府同意向中国移交米格-17歼击机的制造许可证,二机部四局正式向112厂下达了试制米格-17歼击机的命令;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1956年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5飞机交付部队使用;1956年10月1日,新生产的第一批4架歼5型歼击机,参加了国庆阅兵 。
米格-17ПФ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飞机设计局1952年在米格-17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全天候截击机。1956年,中国从苏联进口96架米格-17ПФ截击机,1956年3月装备中国空军重新组建的空9师(原空9师调给海军)。中国1961年开始仿制米格-17ПФ,称为“东风”104号机。1964年11月在成都首飞成功。1964年12月批准定型投入批生产并首批装备部队,命名为歼击5甲型,简称歼-5甲。
1963年6月19日,台湾空军战略侦察机中队的美国P-2V型飞机起飞,在夜幕掩护下于20时40分左右窜入中国大陆地区进行侦察活动。空军指挥所命令飞行员王文礼驾驶编号2074的米格-17飞机,高速出航迎击。王文礼紧追不舍,在机动追踪中,把握机会并连续向敌机开炮射击,P-2V型飞机当即空中中弹起火。王文礼驾机在空中盘旋,直到看到敌机坠地爆炸。
总的来说,米格-17战机在米格-15改进而来,因此气动外形、武器配置甚至发动机都非常相同,但是米格-17机体更大,设备更丰富,在速度、火力、机动性等诸多方面占有更大优势,能使让它在当时的喷气式战斗机中间占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米格-17战机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受到青睐,还授权中国、波兰和捷克等国家仿制量产,总产量超过15000架,成为前苏联航空工业的代表之一。
发动机:一台克里莫夫VK-1A喷气发动机(推力2648千克);(米格-17F、米格-17PF:一台克里莫夫VK-1F喷气发动机,推力33.8KN)
作战航程:2060千米(带副油箱)(米格-17F:1980千米; 米格-17PF:1930千米)
武器:一门37毫米N-37机关炮,40发炮弹;两门23毫米NR-23机关炮,各80发炮弹(米格-17PF:三门23毫米NR-23机关炮,各80发炮弹;4枚空对空导弹)
1955年,在装备雷达的米格-17PF进入苏联国土防空军服役后不久,苏军就发现该飞机的性能不足以拦截英国的堪培拉PRⅢ和美国的RB-57D侦察机。另外,美军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改为夜间轰炸,米格-15无法发现并拦截,因此苏联加速发展在研的全天候的截击机。
1950年7月30日,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召开会议讨论苏联空军未来战斗机的发展。米格设计局被要求在米格-17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加大航程的型号(后来发展成了米格-19)。米格设计局的新机计划被赋予了SM-2的设计代号和I-360的军队编号。该机的总设计师是阿纳托利·布鲁诺夫,他的助手洛斯提斯拉夫·贝利雅科夫负责米格设计局内参与新机子系统设计的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1952年5月,SM-2试验样机首次开始了飞行试验,但因为发动机不能够达到要求需进行改进,直到1954年2月在解决了SM-2的大部分缺陷后才完成设计定型。1954年2月17日,苏联航空工业部下令批量生产SM-2战斗机,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米格-19战斗机,其后北约赋予其Farmer代号(代号译文:农夫);同年3月第一批米格-19战斗机进入苏军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
米格-19战斗机采用头部进气设计,部分机型在进气口上方有装有雷达的锥形整流罩,或在进气口内有整流锥。身蒙皮材质为铝质,尾喷口附近使用少量钢材。翼展19米,采用后掠翼设计,机翼前缘后掠角58°,在离翼尖约1/4处变为55°,两翼上各有一具翼刀,高32厘米。机身可拆分为由进气道和其后的管道组成的前部与机身后部,两部分通过4个可快速拆卸的螺栓相连接。
米格-19战斗机机长14.64米,机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飞重量8830千克,最大平飞时速1440千米,升限18500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该机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高度表、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等;米格-19的固定武器是一门机首机炮与两门机翼机炮,口径从23毫米至30毫米不等(随型号不相同略有变化)。米格-19有四个各可挂一枚导弹或两枚火箭弹的翼下挂架,可挂载R-3(北约称AA-2“环礁”)空对空导弹,也可挂载S-5系列火箭弹。
米格-19战斗机是第一种配备减速伞的米格战斗机,其TF-19减速伞被装在位于左侧尾翼后下方的容器内,展开后长4.5米。使用该伞可将着陆滑跑距离由不开伞时的800米缩短到600米。
米格-19具有极为出色的机动性,特别是在爬升率方面。米格-19爬升至10,000米高度只需66秒,而同时期的F-100战斗机爬升至10,500米高度需要将近4分钟。米格-19也有较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其最大升限为17,500米,可在10,000米高度以1451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米格-19战斗机当时创造了1.3马赫的飞行速度纪录。
相比之前米高扬设计局的两款优秀产品米格-15与米格-17,米格-19的产量并不多,至1957年停产时仅生产了2000余架,包括基本型米格-19,米格-19S,米格-19P(雷达型)/-PF(具有雷达,换装加大推力的图曼斯基RD-9涡喷发动机的截击型)/-PM(带空空导弹)/-SM(高空型)等。
米格-19:最初生产型米格-19,内部编号“型号25”,北约称“农夫-A”。可挂载8枚S-5M空对空火箭或S-5K对地攻击火箭,并有两门N-23机炮与一门N-37D机炮。垂尾指示灯上装备有Syrena2雷达警告天线“Konus”测距仪。
米格-19P:即米格-19П战斗机1955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称“农夫-B”,在机鼻处装备一具RP-1“绿宝石”雷达,具有发射R-3(北约称AA-2“环礁”)导弹的能力。
米格-19S:米格-19P改进型,1956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称“农夫-C”,是产量最多的一种米格-19。加装一具“Svod”远程导航接收机。使用全动水平尾翼,加装了减震器,以防止在亚音速下的震颤。
米格-19R:侦查型米格-19S,机鼻处的机炮更换为照相机,采用升级后的RD-9BF-1发动机提供动力。
米格-19SV:高空截击型米格-19,1956年开始装备部队,用于击落北约的侦察气球,1956年12月6日创下20740米(68045英尺)的高度纪录。
米格-19SVK:米格-19SV使用新型机翼的改型,升限较米格-19SV略有提升,未大规模生产。
米格-19SU(SM-50):用于拦截U-2的高空截击型米格-19,装备有液体燃料助推火箭,但因高空操作性能不佳,容易进入尾旋状态,最终项目被取消。
米格-19PM:1956年开始装备部队,装备4枚K-5M导弹(北约称AA-1“碱”),拆除了机炮。
米格-19PML:米格-19PM改进型,装备有“Lazur”地面控制数据链。
米格-19PT:单座型米格-19,装备4枚R-3导弹(北约称AA-2“环礁”)。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初步掌握米格-17的生产后不久,就决定引进米格-19的生产许可,在购买了部分米格-19S/P/PM以及全套图纸后开始了仿制工作,1959年仿制版米格-19P就通过了国家验收,当时被称为东风-103。但由于受的影响,首批歼6的质量有问题。于是中国在1961年又按较新的米格-19S的标准重新仿制,于1964年9月23日交付空军,并正式定名歼6。至1983年停产,各型歼六共生产了5205架,其服役时间更是长至2010年6月12日才正式退出中国空军装备序列,为新中国的国土防空立下了赫赫战功。
1965年3月18日,飞行员高长吉在拦截空军RF-101侦察机的过程中,首开在超声速状态下击落敌机的世界纪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里,歼6累计击落20多架入侵美机,自己无一损失,战果包括美国F-104星式和F-4鬼怪式战斗机以及火蜂无人侦察机。
歼6战斗机也被我国大量军援给友好国家。1965年9月印巴战争爆发,美国对参战双方实行军火禁运,由于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F- 86和F-104全部依靠美国进口,巴方只好转向中国求援,当年就有12架歼6战斗机被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的歼六战斗机在整个战争击落一架米格-21,8架苏-7和3架英国猎人战斗机,自己损失4架。
除了巴基斯坦,越南、埃及、北朝鲜、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索马里等国空军也使用过歼6。1959年阿尔巴尼亚从苏联获得了12架米格-19PM,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交换为歼-6。还从中国以军援方式获得了另外70架歼-6。
1969年,越南成立了第925航空团,装备米格-17与米格-19(大部分为中国提供的歼-6),该团团部设在安沛。到1969年4月,9名米格-19飞行员开始战斗值班。北越装备的米格-19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歼-6,数目在最多时不超过54架。
米格-19战斗机虽然性能优秀,但其在苏联空军中并未服役太久就被更优秀的米格-21取代了。米格-19战斗机作为米高扬的承前启后之作,超音速时代的起点,其在苏联战斗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该机在升阻力系数落后于对手F-100战斗机的情况下靠较轻的重量和充足的推力获得了不输前者的飞行性能。然而该机极短的航程、较高的事故率、较差的维护性以及野地起降性能使得该机受到了苏联飞行员与地勤的一致恶评,该机产量低下,苏联空军也很快将其停产。
线性能发挥到极致的是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几个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米格-19的中国仿制的歼-6,是世界上连续生产时间最久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
发动机:2台图曼斯基RD-9B或RD-9BF-811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2×25.5千牛(最大推力),2×31.9千牛(加力推力)
武器:3门NR-30型30毫米机炮,机翼机炮每门载弹75发,机首机炮载弹55发;四个翼下挂点可携带2500千克弹药,包括:R-3导弹(北约称AA-2“环礁”);炸弹,S-5M空对空火箭,S-5K对地攻击火箭
米格-17战斗机和其随后的米格-19两款战斗机本质上都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对飞行速度的疯狂追求,美苏两国都不断追求更高飞行速度的战斗机。当然这在当时是有技术和战术需求的。因为在五六十年代,地空导弹虽然已然浮现,但是技术上还很不成熟,因此飞机通过高速机动完全有可能甩脱导弹的追击,而不是像今天,必须要使用各种红外或者电磁干扰手段,而传统的高射炮相对而言反应速度就比较慢,而且防空效率完全没有办法和地空导弹相比。
在这个阶段,飞机凭借高速飞行优势,就能够在天空生存下去,所以追求速度就成为当时一种流行趋势,也正因为如此,战后的第二代战斗机被称为高空高速战斗机,只不过苏联方面把这个高空高速划分为两代,其中以米格-17、米格-19这类超1倍音速的战斗机为一代,而以米格-21这种超2倍音速的战斗机为第二代。因此俄式飞机划分总是要比美式多一代,就是这么来的。